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把握规律锐意改革全力打造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支持国家队|2025年监管工作推进会发言摘登
2024年,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坚决落实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和部党组工作要求,以打造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支持“国家队”为目标,建设发展全面提速,各项工作迈上新台阶。
2024年,中心始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以党建引领促进监管业务工作全面提升。
一是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学以致用推动改革发展。创新“学习六步法”。坚决贯彻“第一议题”,营造学习型组织,邀请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领导及院士开展讲座;大力推动中心改革,加大资源投入,凝心聚力谋发展。
二是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中心纪律作风焕然一新。抓牢“五个要素”。强化以案为鉴专项治理,动真碰硬大抓作风纪律和工作质量。
三是持续增强干部队伍建设,人员专业素质显著提升。干了“五件要事”。2024年,加大力度选拔干部31人,创新管理序列队伍建设。校招生源质量明显提高,制定新人“核苗计划”“导师制”。强化实务和技能培训,参训人数3000余人次。“打破大锅饭”,有力推动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改革。
四是重点打造先进基层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初见成效。制定“三项举措”。强化政治功能、监督指导和选树典型。5个党支部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先进支部在全国基层党支部会议作典型发言,特色活动入选《旗帜》杂志优秀党建品牌。
2024年,党中央、国务院持续高度重视核安全工作,中央领导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一是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落地并取得实效。审慎开展某专项应对技术支持,首次开展重要放射性核素调查,持续做好老旧核设施退役审评,联合行业集智攻关解决燃料组件破损难题,高标准持续推进后处理设施审评,开展滨海百台机组建设运行对生态环境影响及气候变化等重大关键问题专题研究。二是充分发挥好协同研判机制作用。全力保障协调机制高效运转,支持圆满完成核电行业核安全管理专项行动,重点做好首堆新堆监管难题和共性问题的技术支持。支持发挥集团监管对话、形势分析和经验反馈集中分析作用,初步建成核电健康档案系统。三是持续增强核安全硬支撑和软实力。稳步推进监管科研专项立项,先进实验室和试验台架增至30个,建成软件中心、设备中心。强化成果转化,科技奖励获重大突破。积极承办或参与国际技术交流并主动展现安全成果,成功举办监管40年系列活动和厦门国际盛会。
中心负责从铀矿开发到燃料后处理、从电离辐射到电磁波谱全频段,以及噪声、光污染在内的覆盖核安全、辐射安全和污染防治的全链条、全周期、全方位的监管技术支持。
一是大力推进核安全法规标准制修订取得新进展。深度参与生态环境法典起草,联合修订辐射防护国家标准(GB6249),完成25项法规标准、6项导则审查,完成重要议题专家咨询128项。
二是核设施审评和监管技术支持彰显新成效。高质量开展102台核电机组监管技术支持。重点识别共性问题,持续推进风险指引型监管,健全经验反馈机制。解决小型堆、研究堆等设计安全难点,建立正向审评技术体系。
三是有效应对核燃料前后端与运输安全审评新情况。完成首次单批运输10个燃料货包公海铁联运、首个二氧化铀粉末运输、首台百吨级球磨铸铁乏燃料运输容器等审评。
四是激发核技术利用和电磁项目技术支持新动能。针对核技术利用量大面广、发展迅速特点,开展审评优化和环评复核。完成修订射线装置分类办法,优化大科学装置监管策略,推动聚变监管政策研究。
五是实现辐射环境监测和核事故应急支持的新突破。承担辐射环境监测国家队的重任,配置覆盖空天地高精尖监测设备,成为IAEA放射性监测实验室成员单位。
六是开拓全范围、全链条、多领域环评审查新模式。支持全国伴生放射性固体废物环境风险排查,开展噪声、光污染防治法规标准研究。
七是妥善应对核设备监管新挑战。完成民用核安全设备资格条件制修订40项,支持先导式安全阀等“卡脖子”设备取证,减轻俄乌冲突对进口设备的影响。
八是核安全重要岗位人员资质管理呈现新亮点。首次实施注册核安全工程师分专业考试,举办第三届全国核能系统无损检验职业技能竞赛。
九是扎实推进监管能力建设取得新飞跃。高效推动软件验证基地、监测预警体系和三大区域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库等重大项目申报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建成核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综合信息管理平台和核电安全大数据平台,不断增强数智化赋能监管,配套高性能GPU推进AI应用。
十是着力打造核安全国际合作新平台。加强与国际组织合作,积极承办或参与国际交流活动,并主动展现成果。全力保障监管40年主场外事活动。积极筹备IAEA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综合评估(IRRS),做好核安全公约和联约履约工作。
2025年,中心将强化“整体协同·创新增效”,积极推动“讲四规·争三创·促五强”,“查四改”树新风,加强党建引领,全力支持提升监管领导力和监管有效性。
一是坚决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力保障协调机制运转,支持核安全年度重点任务落实。二是凝炼监管规律,固化理论成果,加快谋划“十五五”规划,支持法规标准体系重塑三年行动。三是充分发挥监管对话、形势分析、经验反馈等机制作用,高效运转工作专班和技术专项工作组。四是持续强化技术支持保障力度,做好重点项目监测应急等工作,推动构建现代化监管体系。五是运用创新手段提升监管有效性,加强监管数智化赋能,推动全面建成核电安全健康档案。六是推动审批许可制度优化,推进建立标准化、差异化审评制度,示范性开展安分环评融合审评。七是强化监管能力建设和资源保障,全力保障软件验证基地、监测预警体系和三大区域应急监测物资储备库等项目落地实施。八是支持打造学习型核安全监管机构,着力锻造过硬队伍,大力提升培训质量,持之以恒正风肃纪。九是全面提升核安全科学认知,坚持文化引领,做好“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国家安全法》十周年活动。十是推动构建引领国际合作新模式,重点做好IRRS、CNS、CSS工作,持续加强双多边合作,发挥IAEA协作中心、NEA联合研究平台、中巴中心等交流合作平台作用,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Kaiyun入口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