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投资向“新”产业提“质” 安徽奋力“往前赶”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当前,安徽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中之重,积极发挥科创资源丰富的优势,坚定走“科创+产业”路子,助力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迈进,持续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一大早,在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张冬博士就开始带领团队对这款电磁AI技术设备进行调试。
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合肥中科知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冬
通过这样的一个小设备,每秒钟发射上千次的电磁波,然后接收再通过回波的AI的分析,60秒检测就能把握住他心脏的健康情况。
将电磁AI技术运用于人体生理体征检测,是张冬团队在中国科大智能感知实验室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5年前,中国科大开展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张冬团队成了第一批受益者。通过先赋权、再转让的方式,他们获得了科技成果所有权,并迅速组建了创业团队。
中国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合肥中科知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冬
整个项目的研究方向,我们在实验室已经开展了有接近10年的时间,中国科大的赋权成果转化模式,也是很好地把我们实验室的这种科研成果转化到企业来,同时在融资等等方面也会给予帮助,去年达到了500多万元的营收。
“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模式,特点是它充分信任我们年轻的科研人员,科大在整个过程中只扮演培育以及支持的一个角色,非常高效。
通过推广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让+约定收益”的“科大模式”,安徽打造了科大硅谷、中国科大科技商学院、羚羊工业互联网链接联动的科创生态,截至2024年底,全省已累计赋权成果1109项,成果估值5.6亿元,催生出中科离子、中科太Kaiyun官网登录赫兹、中科采象等一批科创企业。
依托科技成果赋权试点改革政策,我们所研制的国产的海洋物探数据采集重大装备,目前已经投入到海上的实际勘探作业里面,同时我们也会从科学仪器(研发)走向工业界,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市场推广。
在健全前沿科技研发“沿途下蛋”机制的同时,安徽还通过实施制造业技术改造升级工程和数字化转型工程,积极促进创新要素为传统产业服务,让“老树”发“新芽”。就在这段时间,安徽“百园万企数字化转型江淮行”活动正式启动,通过整合省内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全省产业园区提供从基础设施到应用服务的全方位数字化解决方案。现场,刚在安徽落户不久的孚世达材料公司,就与中国电信达成共建数字化智能工厂的战略合作。
要做数字化建设,第一它可以增加工作效率,第二可以降本增效,企业也享受到成本的减少,帮助我们企业实现高效率地运转。
根据企业的需求,构建一套可以复制、可以推广的数字化转型的解决方案体系,精准匹配细分行业、主导产业和产业链的企业个性化需求,解决了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以科技创新,不断引领产业向“新”发展。过去一年,全省平均每天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近20家。今年前2个月,全省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7.4%,比上年全年加Kaiyun官网登录快0.3个百分点,占全部投资的11.9%,比上年同期提高0.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13.3%,占全部投资的比重比上年同期提高4.4个百分点。
近年来(安徽)以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迅猛,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比10年前翻了一番,安徽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新兴产业聚集地上实现新提升,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当先锋。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