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推动“AI之城”建设加快数字经济与智能应用的深度融合
中新社广州3月5日电,广州市日前发布的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数字经济将成为这座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引领力量。广州积极推进全域数字化转型,力求通过加快应用场景扩展,最终实现建设“AI之城”的愿景。在这场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变革中,医疗、交通、安防等多个领域的创新技术相继涌现,为市民生活带来了深远的变化。
在综合应用的先行者中,广州赛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赛拉”系列医疗服务机器人备受瞩目。赖志林,赛特智能的创始人兼CTO,最近表示,这款搭载5G模块的医疗机器人即将交付给香港玛丽医院。它具备紫外灯照射与微米级雾化双重消毒功能,能在医院内进行全方位灭菌,在物资配送时,可以自主穿越病房,打破楼层限制,显著提高了医院的物流效率。这样一款机器人,不仅极大地减轻了医护人员的负担,也为医院提供了更安全的环境。
此外,杰创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推出的“网捕机器狗”,则在安防领域开辟了新的局面。这款全国首款集成了AI、电磁科技与机器人技术的产品,可以快速响应,并以“无伤制服”的方式处理危险情况。杰创智能高级副总裁赵捷透露,此机器狗已经在广州重点园区获得广泛应用,计划在今年推广至粤港澳大湾区超过50个智慧社区。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公安工作的效率,同时也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执法风险,保障了公共安全。
在智能交通方面,高新兴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示了“车路云一体化协同系统”,通过这一技术,可以形成涵盖“感知—决策—预警—防护”的多层级主动安全防御体系。根据董事黄国兴的介绍,该系统在复杂路口的应用中,能够实时发出碰撞预警信号,极大提高了智能网联公交车的安全性。这样的技术正在广东、四川、江苏等省的多个智能网联先导区推广,通过数字技术提升交通管理效率和安全性。
广州的数字经济正在快速提速,地方政府逐步建立的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和“灯塔工厂”,展示了对传统行业的深度赋能。在这种趋势下,广州市力求打造国内顶尖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依托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发展。值得注意的是,Kaiyun广泛推广“人工智能+”的战略布局,将随着医疗、交通等多个重点领域智能应用的推广,为广大市民生活带来全面革新。
除了具体的产品与技术,广州还设定了建立数字企业梯度培育机制的目标,以求在未来培育出更多行业领军企业,同时也激发各类智慧应用的创新潜力。推动数字经济进步的同时,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伦理与风险问题,成为了各方亟需解决的难题。比如,AI技术在医疗、安防等领域的应用固然提升了效率和安全,但与此同时,隐私保护、数据安全等问题也亟待关注。
综上所述,广州加快数字经济与智能应用的深度融合,正通过实际案例展示科技进步带来的福祉。随着深圳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广州的智能制造、Kaiyun智慧交通等领域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作为数字经济的引领者,广州将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扮演愈发重要的角色。在这样的背景下,普通市民也应积极参与到数字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借助简单AI等智能产品,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多便利。同时,我们也应秉持公正与理性,妥善应对新技术带来的潜在挑战。未来,我们期待看到一个更加智能、高效、包容的“AI之城”逐渐成形,真正实现让科技惠及民生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