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官方授权登录入口

以赛促产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提速

  

以赛促产 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应用提速(图1)

  作为国家“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展领域,以及七大新型基础建设计划的核心内容之一,为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注入了新动力。围绕人工智能

  近日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共同主办的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决赛在山东省青岛市举办。一批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从比赛中脱颖而出,为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创新及应用提供了有力支撑。

  “人工智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引擎,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大赛自2020年创办以来,在助力人工智能与装备制造业融合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果,带动全国各地人工智能应用技术领域青年技能人才培养。要‘办赛不惟赛’,通过竞赛搭建推动技术学习交流的平台,以场景应用为牵引,赋能产业智能化转型。”在闭幕式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教育培训部主任、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主任陈晓明表示。

  以“智领时代 能创未来”为主题,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900余名选手参加了决赛。

  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紧密围绕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接岗位需求设置了智能硬件装调员(智能传感器与边缘计算方向)、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S(人工智能视觉技术应用方向)、人工智能训练师S(人工智能工业应用场景搭建方向)、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S(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向)、无人机装调检修工(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方向)五大赛项。

  智能硬件装调员赛项,根据工业企业智改数转和产业数字化发展需求,以装备制造领域智能传感技术、边缘计算技术应用与人工智能关键基础技术——智能感知融合赋能为主要场景,聚焦智能传感器与边缘设备应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等典型环节。重点考核参赛选手智能传感器装调、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边缘决策、数据呈现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应用情况、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

  工业视觉系统运维员S赛项,根据工业领域工业视觉技术应用与发展以及与人工智能融合赋能生产制造的需求,聚焦工业视觉技术应用典型场景和环节,对标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展现工业视觉系统装调、图像数据分析与决策、人工智能视觉技术综合应用等应用场景,呈现工业视觉技术应用相对完整的岗位工作流程,突出智能视觉技术在“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中的作用。

  人工智能训练师S赛项,根据工业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及其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赋能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以智能生产单元和服务机器人为主要载体,聚焦数据建模、模型训练、智能作业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典型环节,对标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展现人工智能训练在工业生产数据标注、系统设计、业务分析和智能排产与运维等方面的应用特征,呈现人工智能场景应用较为完整的技术链,突出“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的作用。

  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S赛项,聚焦智能制造背景下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典型环节,对标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展现人工智能技术在工业机器人智能识别与控制、数据信息智能交互、多机智能化协同作业等方面的融合应用,以及智能装备技术、智能生产技术、工业互联网技术融合创新等典型场景,突出人工智能技术在“机器人+”赋能企业智改数转中的作用,呈现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工业机器人的技术应用特征。

  无人机装调检修工赛项,根据飞行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与低空经济发展需求,聚焦飞行器智能化技术应用典型环节和典型作业,对标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要求,展现无人机装调检修、智能飞控、5G 网络控制、图像感知识别、自决策、智能作业等技术的综合应用场景,突出人工智能技术在飞行器智能化领域应用的技术特征。

  记者获悉,本届大赛各赛项均分为职工组和学生组两个组别,采用双人团体赛的形式进行。Kaiyun入口网址大赛由理论考试和实操比赛两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考试成绩占20%、实操比赛成绩占80%。各赛项各组别全国决赛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获奖选手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按相关规定晋升职业技能等级。

  “机械工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正加速与人工智能融合,以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技能人才是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是推动人工智能赋能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石,大赛旨在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文宏表示。

  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来自越疆机器人、汇博机器人、恒达集电、商予、慧谷、昊川电子、中德栋梁、康鹤科技、中优智能等企业的设备、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产业“产学研用训赛评”一体化发展提速。

  作为一家资深机器人企业,越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开发了全球首款桌面协作机器人,是首家拥有0.5-20kg负载产品矩阵的机器人公司,已推出CRA、CR、CRS、MG400、M1 Pro、Nova、Magician七大系列二十余款协作机器人,轻量级协作机器人全球出货量第一。

  越疆公司售前技术工程师尚昊向中国工业报记者介绍,人工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及应用实训平台,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与智慧零售、工业现场深度结合,可实现人脸识别核对身份、语音下达订单、PLC调度、机器视觉与机器人控制技术等。该平台主要培养学生对人工智能开放平台部署、数据标注、模型构建、人工智能系统开发搭建、智能机器人系统装调等综合应用能力。

  工业视觉系统实训平台,则是一款集成了人工智能模型训练、深度学习的工业视觉系统训练与开发平台,能够基于AI和计算机编程语言平台等通用型、开源平台进行二次开发,尤其适合于工业视觉相关课程的实训和竞赛科研。该平台以人工智能算法和工业视觉软硬件系统为核心,集成众多外围功能和执行模块,能够进行多种视觉应用场景的模拟和训练。

  随着物联网(IOT)、智能制造和自动化控制等领域的快速发展,智能传感器作为获取数据的关键部件,在工业4.0时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北京恒达集电教学设备有限公司紧密结合当前人工智能与传感器的发展趋势及行业需求,通过整合典型的人工智能与机电一体化设备,构建了一套集成了人工智能与智能传感器的一体化创新实训系统。据了解,MPETS-S1N智能传感器应用系统专门为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中的“智能硬件装调员”赛项设计,旨在为参赛者提供全面的实践训练平台,以支持他们在智能传感器领域的专业技能提升。

  北京恒达集电教学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博向记者介绍,智能传感器应用系统涵盖了广泛的先进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机械装配技术、气动技术、液压技术、电子技术、电工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生产数字化技术等。系统采用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设计理念,可确保各个传感器的装配调试和技术应用模块之间能实现无缝连接与信息互通。

  作为一家人工智能软件公司,商汤科技业务覆盖城市与商业、内容与交互、智能汽车、创新服务等领域,在中国企业级计算机视觉软件市场份额中排名第一。商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是由商汤科技对其院校业务进行战略升级,投资转设并主要面向院校客户开展人才培养与技术培训服务的企业,是商汤科技构建良性AI人才生态的重要力量。

  商予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彬向记者介绍,商予智慧工业综合实验台是专为人工智能教育领域打造的真实场景实践平台,旨在加速学生对AI核心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该实验台融合了40 TOPS高性能边缘计算一体机、工业机械臂、多类型高清工业相机、镜头及精确光源控制技术,为工业视觉、深度学习、机器视觉、自动化控制等关键课程提供了实验与实践的坚实基础。

  “通过本实践平台,学生可掌握Python编程基础,深入探索机器视觉系统设计、工业OCR技术、自然语言处理等前沿领域。同时,支持基于Linux的机器学习项目开发,以及边缘计算和AI中间件应用,确保学生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架起桥梁,为未来职业生涯中的技术创新和问题解决打下坚实基础。”刘彬表示。

  第三届全国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技能大赛期间,青岛昊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昊川电子”)带来了HCZN-RB6001型多功能机器人实训考核教学平台、工业机器人实训考核设备等多款大赛智能制造设备。

  昊川电子技术总监陈志华向记者介绍,HCZN-RB6001型多功能机器人实训考核教学平台由工业机器人本体、机器人控制系统及示教盒、机器人工作台、上位机、气动系统、电控系统等组成,可应用于PLC可编程逻辑控制、变频器电机调速、伺服步进调速、电机正反转星三角启动控制、电磁阀门气动控制等实训项目。

  成立于2011年3月的昊川电子,开发了一系列适合大中专、职业院校的实验、实训教学设备,包括维修电工技能实训装置、电机综合实训装置、机床电气控制技能实训装置、可编程控制器实训装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