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大二院吴敏飞教授团队让高位截瘫患者重获新生
颈椎骨折高位截瘫是脊柱外科领域公认的“不治之症”,患者常面临终身瘫痪甚至呼吸衰竭的风险。
近日,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吴敏飞教授团队通过“一期骨折复位固定+二期高位脊髓电刺激”的联合治疗方案,成功让一名颈椎骨折致高位截瘫患者部分恢复四肢运动功能,创造了吉林省脊髓损伤治疗的里程碑。
现任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二医院副院长的吴敏飞,曾获国家卫健委医学高层次人才计划“国家优秀青年医师”,吉林省长白英才计划“医疗卫生领军人才”,吉林省第十七批突出贡献专家,吉林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兼任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学模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外科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肿瘤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人工智能分会委员,吉林省康复医学会副会长。
为了深入贯彻“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国家战略导向,吴敏飞教授扎根东北,长期深耕于脊柱外科领域,围绕骨质疏松、3D打印、脊柱脊髓损伤与修复、人工智能等领域,建立并应用了脊柱退行性病变和脊柱肿瘤的数字化与精准化诊疗体系,大力提倡“外科手术微创化,微创手术精准化,精准手术智能化”的创新理念。
我国虽已将脊髓电刺激技术(SCS)应用于瘫痪康复领域,但传统方案多选择在损伤远端植入电极,疗效存在局限,且该技术此前未在吉林省落地。吴敏飞教授团队突破性地将电极植入在靠近脊髓损伤部位的高位脊髓,获得了良好的高位截瘫治疗效果。此项“高位电刺激”治疗策略的实施,不仅标志着吉林省高位截瘫治疗迈入新阶段,更为省内截瘫患者重燃康复希望。
2024年12月,患者因交通事故导致颈椎骨折脱位,伤后患者高位截瘫,四肢完全丧失运动及感觉能力。转诊至吉大二院后,吴敏飞教授团队迅速启动多学科会诊,凭借丰富的颈椎手术经验,在一期手术中精准完成颈椎骨折复位内固定手术,有效避免脊髓二次损伤及呼吸衰竭等致命并发症,为后续治疗奠定坚实基础。
面对患者迫切的康复需求,吴敏飞教授团队突破传统治疗瓶颈,在吉林省首次引入高位脊髓神经电刺激器置入术(SCS)。经过三维影像重建、神经电生理评估等10余项精密检查,吴敏飞教授决定为患者实施脊髓电刺激治疗。在二期手术中,手术团队利用先进数字医学技术,开创性地将微型电极精准植入患者脊髓损伤节段。
术后确认患者状态平稳后,治疗团队开始进行损伤脊髓的电刺激治疗。患者接受程序化电刺激仅6小时,即能在电刺激辅助下实现下肢肌肉收缩。接受电刺激2周后,Kaiyun入口网址患者已能自主完成抬腿、屈膝等动作。目前患者已逐步恢复双侧膝关节屈伸、右侧手指抓握等关键功能,脚趾活动度显著提升,实现了从“瘫痪在床”到“对抗重力运动”的跨越。
“传统观念认为高位截瘫不可逆转,但脊髓电刺激技术为神经修复提供了全新路径。”吴敏飞教授介绍,团队成员多年从事SCS理论和技术的相关研究探索,此次创新融合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
1.双重技术保障:一期手术解除压迫稳定脊柱结构,二期电刺激激活残存神经通路;
2.精准个体化方案:根据患者损伤部位进行脊髓高位精准电极植入,并定制个性化电刺激参数;
3.多学科护航:脊柱外科、麻醉科、骨康复疼痛科协同制定围手术期治疗方案。
此外,脊柱外科护理团队24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全程零感染、零并发症。Kaiyun入口网址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手术不仅填补了吉林省SCS治疗高位截瘫的空白,引领了脊髓损伤处电极高位植入的理念,更标志着脊髓损伤治疗从“生物力学重建”向“神经功能恢复”的跨越。(吉林大学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