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议员提议禁止使用DeepSeek最高判处20年监禁
据Futurism网站2月3日消息,美国参议员乔什·霍利 (Josh Hawley)提出一项法案,将在美使用DeepSeek认定为“非法行为”,且任何进口中国开发的“技术或知识产权”的人将被判入狱20 年,个人罚款最高可达 100 万美元,公司罚款最高可达 1 亿美元。哈佛大学人工智能研究员本·布鲁克斯 (Ben Brooks) 将该法案描述为“人工智能领域最激进的立法行动”。
美国防创新部门和新加坡国防部发布“无人机技术”相关的首个联合挑战赛获奖名单
据美国防创新部门(DIU)2月5日消息,Mistral和Zoltix两家初创公司分别赢得DIU和新加坡国防部举办的联合挑战赛一等奖,并获得总计150000美元奖励。此次联合挑战赛共包括两个奖项,一个是寻求初创企业帮助在近岸作业的船舶持续检测、跟踪、识别和阻止未经授权的无人机,另一个是寻求初创企业在“人道主义援助和救灾”任务期间为小型商用无人机提供韧性通信。
瑞士网络安全公司WISEKEY AG推出首个受后量子密码技术保护的量子加密代币SEALCOIN
据量科网2月5日消息,瑞士网络安全公司WISEKEY AG推出首个受后量子密码技术保护的量子加密代币SEALCOIN。该代币平衡了可扩展性和去中心化等特点,并通过集成Falcon和ML-DSA 87等后量子加密算法保证其安全性,从而使其成为物联网生态系统的前瞻性解决方案。SEALCOIN AG公司创始人卡洛斯·莫雷拉(Carlos Moreira)表示,通过结合后量子密码学和区块链创新,SEALCOIN拥有可扩展且有弹性的生态系统,可满足未来数字世界的安全需求。
美国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因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终止与美国OpenAI公司的合作协议
据大半导体产业网2月6日消息,美国机器人公司Figure AI因取得重大技术突破终止与美国OpenAI公司的合作协议。据悉,OpenAI是Figure AI的长期投资者,二者的合作成果包括可进行流畅语言交互的Figure 02人形机器人。Figure AI创始人兼CEO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表示,Figure AI将自主研发软硬件,确保技术的无缝整合和深度优化。公司现已在全自主研发的完全端到端机器人AI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将在未来30天内展示一些前所未见的人形机器人技术。
美国英伟达公司发布机器人设计框架ASAP,可显著提升机器人的敏捷性和协调性
据AIBASE网2月5日消息,美国英伟达公司研究团队发布机器人设计框架ASAP,可显著提升机器人的敏捷性和协调性。该框架通过构建差值动作模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训练和策略微调,从而提高模拟的准确性并使运动策略能够适应真实世界的物理特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框架可在各种运动中显著降低运动跟踪误差,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性能。该框架有效弥合了模拟环境和现实世界之间的动态差异,使在模拟环境中训练的机器人在现实世界中能够表现高超的敏捷性,为开发更加灵活和多功能的机器人指明了新方向。
据BBC官网2月6日消息,阿根廷总统哈维尔·米莱表示,阿根廷将退出世卫组织。阿根廷媒体称,预计米莱将在未来几周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正式启动阿根廷退出世卫组织的进程。据悉,阿根廷退出世卫组织的决定与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的理由相同。
据欧盟委员会2月4日消息,欧盟卫生应急准备与响应局(HERA)EUFab网络成员Bilthoven Biologicals(BBio)正式启用其新的流行病防范制造设施。这些设施更具韧性,每年能够生产多达3亿剂疫苗和单克隆抗体,加强了疫苗制造能力和欧洲对未来卫生紧急情况的准备,将提高欧洲的战略卫生自主权。
据生物通公众号2月5日消息,英国威康桑格研究所、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CRISPR prime editing技术在细胞系中创建了多个版本的人类基因组,每个版本都有不同的结构变化。该工具可帮助产生具有进化特性的新型流线型细胞系,如优化生长,研究耐药性,或通过生物工程来制造药物。
据生物世界公众号2月5日消息,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中心、德国心血管研究中心科研人员使用诱导多能干细胞来源的心肌细胞和基质细胞构建了工程化心肌(EHM)同种异体移植物。首次人体临床试验显示,EHM帮助一位晚期心力衰竭患者实现了心肌再生,展现了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巨大潜力,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据CNF 2月6日消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IPP)宣布参与美国能源部“聚变创新研究引擎”合作计划(FIRE),共同开发第一批聚变发电厂开发预测模型。美国能源部为“聚变创新研究引擎”合作计划投资1.07亿美元,该计划是加速实现美国商业聚变能源十年愿景的关键步骤,已有11家美国研究机构和公司参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是参与“聚变实验堆设计中的等离子体先进轮廓预测”项目的唯一一家非美国的参与者。“聚变实验堆设计中的等离子体先进轮廓预测”项目将阐明如何以受控方式排出聚变等离子体中产生的热量,为使用钨壁的核聚变电厂进行建模,并努力找到偏滤器的最佳设计,其中,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开发的GENE-X计算机代码将发挥重要作用。
据国防科技要闻2月5日消息,美国通用原子公司电磁系统部宣布,已成功验证核热推进反应堆燃料在极高温和热氢气等极端太空环境中的耐受性,并安全用于核热推进。此次试验在美国家航空航天局马歇尔太空飞行中心开展,核热推进反应堆燃料由通用原子公司自研。试验中,热氢气流过反应堆燃料样品,并进行了6次热循环,温度迅速上升至2600开尔文峰值。每个循环包含20分钟的温度峰值,以证明燃料可避免被热氢气侵蚀和降解。核热推进系统的效率是传统化学火箭发动机的2~3倍;核热推进反应堆技术可用于研制快速、灵活的航天运输系统,支撑地月空间和火星探测等任务。
据美国海军官网2月5日消息,美国海军研究生院(NPS)和美国Seatrec公司共同开发了一款名为“持久智能声学分析器”(Persistent Smart Acoustic Profiler)的自主潜航器用于海洋数据收集。该型潜航器能利用海水温差为仪器提供源源不断的能量,从而使其能够实时、几乎无限期地监测海洋学和水下声学数据。该型潜航器已于2024年11月首次部署在夏威夷科纳海岸附近,搜集了大量海洋学和声学数据。据报道,该型潜航器无需因电池或数据更换而回收,从而大大降低了监测工作的生命周期成本。
据海军新闻网2月5日消息,北约盟军转型司令部(ACT)宣布成立新特遣部队X(TASK FORCE X),以探测和应对水下威胁。该部队将借鉴美国海军第59和第66特遣舰队的部署经验,利用新兴和颠覆性技术(包括自主系统和人工智能),增强北约对海上通信线路的态势感知能力,并保护关键的海底基础设施。据报道,该部队最初将被部署到波罗的海。
据伟文知库2月3日消息,美国海军陆战队发布《2025年海军陆战队航空兵计划》。该计划概述了美国海军陆战队航空兵现代化的战略路线图,同时保持对当前和未来挑战的准备。计划旨在提高技术能力、增强远征机动性、改善保障能力并确保整个部队的无缝整合。该计划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引入了“飞鹰项目”(Project Eagle),这是一项现代化计划,旨在提高在竞争环境中的作战效率。该项目优先考虑分布式航空作战(DAO)和以决策为中心的航空作战(DCAO),并采用了尖端技术,包括人工智能驱动的决策、自主系统和先进的数字指挥和控制能力。
据TheWarZone网站2月5日消息,美海军在“阿利伯克”级“普雷布尔”号驱逐舰中完成60千瓦级“高能激光与一体化光学致盲与监视系统”(HELIOS)高能激光武器试射,并击落了一架无人机靶机。美军尚未披露此次试射激光武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目前,美海军已选择洛马公司为“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提供至少一套HELIOS系统,并计划将最大功率提高至150千瓦,使HELIOS能够更快、更远应对小型无人机、反舰巡航导弹等威胁。
据美空军网站1月25日消息,美空军完成“贝佛利队”-25.1敏捷作战部署(ACE)演习。驻韩美空军第8战斗机联队和第7航空队参与了此次演习,并完成了前沿作战基地部署、主作战基地应对能力验证、空中交通管制、实战环境下韧性保障等能力演示。此次演习是美空军首次在韩举行的敏捷作战部署类演习,为增强空中作战部队在印太地区复杂战略环境下保持作战优势和空中投射能力提供支持。
美国SpaceX公司发射第230批2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包括13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卫星
据Space网站2月4日消息,美国SpaceX公司利用“猎鹰”-9火箭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太空军基地发射230批21颗微版“星链”v2.0卫星,其中包括13颗具备直连手机功能的卫星。本次发射后,SpaceX公司的“星链”卫星发射数量达到7854颗,包括3140颗微版“星链”v2.0卫星。目前,大约有7002颗“星链”在轨,包括414颗直连手机卫星。据统计,本次发射是SpaceX公司2025年的第15次发射任务,也是微版“星链”v2.0卫星的第140次发射。
据ap网站2月5日消息,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表示,利用新型H3火箭成功发射“准天顶”-6卫星导航卫星。该卫星是“准天顶”系统的第五颗卫星,将用于加强GPS信号,提升智能手机、汽车导航、海上导航和无人机的定位数据服务能力。日本计划在2026年3月前再发射两颗导航卫星,建成七颗卫星系统。
据防务硬科技2月5日消息,美国国务院批准了一项对日本政府的潜在对外军售(FMS)计划,其中包括“标准”-6(SM-6)Block I系统及相关装备。日本计划采购150枚SM-6 Block I导弹,并购入MK 21 Mod 3垂直发射器、备用零件等配套设备,进一步强化防空反导体系。SM-6导弹由雷神公司研发,具备强大的多用途作战能力,不仅能拦截终端阶段的弹道导弹、飞机,还能对抗巡航导弹。
据NavalNews网站1月25日消息,美海军公布新型“标准”-6 Block 1B高超声速导弹设计图。较之前的设计图,此次公布的新设计放弃了枪弹式设计,转而采用与“标准”-3BolckIIA相似的21英寸(合0.53米)直径弹体,并加长第一级助推器,以提升导弹整体性能。据悉,诺格公司已于2024年12月测试了一款21英寸的助推器,或即为该款“标准”-6高超声速导弹设计。雷神公司将主要负责该型高超声速导弹的研发工作。
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新型工程生物材料,有望应用于组织工程和活体3D打印
据VoxelMatters 2月5日消息,美国莱斯大学研究人员开发了工程生物材料(ELM),有望应用于组织工程和活体3D打印。研究人员利用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了一种名为Caulobacter crescentus的细菌,使其产生BUD(Bottom-Up De novo)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可以帮助细胞粘在一起并形成支撑基质。这使得细菌能够长成厘米大小的结构,该团队将其称为BUD-ELM。通过该方法,研究人员改变了特定蛋白质片段(称为弹性蛋白样多肽)的长度,并创造了新材料。该材料可以承受更大的力,更好地适应环境变化,是3D打印或药物输送等应用的理想选择。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ACS合成生物学》中。
据METAL TECH NEWS 1月27日消息,中国科学院研究人员开发了电动采矿(EKM)技术,使稀土元素回收率达到95%。EKM利用电场的力量,对从离子吸附矿床中回收稀土元素的方法进行现代化改造,离子吸附矿床是世界上镝、铽、镥和钇等重稀土元素的主要来源。该方法将能源消耗削减了60%,采矿化学品减少了80%,提取时间缩短了70%,同时回收了95%以上的稀土元素。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中。
据英国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2月5日消息,英国国防科学技术实验室(Dstl)开发了新型拆弹机器人,可降低拆弹人员风险。Dstl与英国和国际工业界合作进行了试验,试验涉及一系列场景,包括自主开关门、爬楼梯、检查简易爆炸装置(IED)并随后向IED发射破坏剂以确保其安全。结果表明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增强爆炸物处理(EOD)能力:通过增加机器人可远程执行的任务数量,减少炸弹处理人员面临危险的需要;提高机器人的效率,减轻操作人员的负担,使其准确完成精细、精密的动作;使用配备人工智能的无人机识别威胁并监控安全警戒线,加快行动速度并减少对公众的干扰。这些创新将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暴露于危险的可能性、提高行动效率并维护公共安全,从而改变EOD行动。
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IITE)成立于1985年11月,是隶属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非营利性研究机构,主要职能是研究我国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的重大政策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跟踪和分析世界科技、经济发展态势,为中央和有关部委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全球技术地图”为国际技术经济研究所官方微信账号,致力于向公众传递前沿技术资讯和科技创新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