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官方授权登录入口

台名嘴:076下水后解放军实力态势大扭转

  

台名嘴:076下水后解放军实力态势大扭转(图1)

  在中美全球博弈的背景下,中国的航母发展无疑成为了国际公认的一大看点。很早之前,台名嘴谢寒冰就用他一贯犀利的风格,道出了中国航母技术的新突破,并为此感到震撼和担忧。

  他表示,中国新型航母的下水不仅代表着吨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电磁弹射器的革命性应用,然而,事实是,中国在电磁弹射领域带来的惊喜,还不止一个。

  我们知道,中国新下水的航母排水量达到了8万吨,离美国那10万吨的“超级大黄蜂”虽有距离,却已经是除了美国之外的第二“大”。

  这样的数据听起来可能有些枯燥,但要知道,吨位的直接增加意味着什么?它标志着这艘航母具备更强的承载力,可以搭载更多的舰载机、配备更多的武器装备,从而在行动能力和战斗能力上得到质的飞跃。

  谈到福建舰,就不得不提及电磁弹射器带来的颠覆性意义。传统的蒸汽弹射器体积庞大且耗能巨大,而电磁弹射器带来的最直观的变化,就是舰载机起飞的效率和性能得到大幅提升。

  这意味着在短时间内,航母能够投放更多的战斗机和攻击机,对敌方形成密不透风的攻击网,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战略优势。

  然而,这项先进技术并非唾手可得,美国为此花费了几十年的研发时间,其最初装配的福特级航母在首度试水后问题不断。而中国在短短几年内就跨越了这一技术。

  值得一提的是,福建舰还未服役,中国又祭出了一张新王牌——076型两栖攻击舰。其满载排水量超过4万吨,比肩不少国家迷你航母。

  虽然看似这艘“巨舰”只是075型的延续,但在设计理念和技术应用上,其实与之前已有很大不同。比如双舰岛设计的采用强化了稳定性,也提高了舰载机调度的效率。

  重点在于电磁弹射系统的引入,直接让076型成为全球首艘具备该功能的两栖攻击舰。

  根据台湾知名评论员谢寒冰所说,美国在电磁弹射器技术上虽然率先应用于航母,但其性能表现一直问题频发。反观中国,其采取了更为稳妥的方法:先在小范围内安装并进行充分测试,确保技术成熟后才在舰艇上大规模应用。

  中国的这一策略显然已经初见成效,目前搭载电磁弹射器的福建舰虽尚未正式服役,但第二艘配备这一技术的攻击舰已紧锣密鼓地下水。这种自信的步伐不仅展示了中国在电磁弹射技术领域的进步,也预示着其海军实力将迎来重大提升和转折。

  如果说钱学森被誉为“一个人顶五个师”,那么有一位科学家堪称是“十个师都换不来”,他就是被外界称为“中国电磁弹射之父”的马伟明院士。从2008年起,马伟明便带领团队在实验室中默默无闻地进行着一次次试验,电磁线圈过热、断路等技术难题时常使他们推倒重来。

  多年的坚持最终开花结果,2014年,他们成功实现了首次电磁弹射真实尺寸舰载机模型的起飞。这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后,第二个掌握此关键技术的国家。2016年,这项技术得到了官方的确认报道,并在福建舰上得以成功应用。

  对此,美国兰德公司发布报告指出,一旦这新一代攻击舰加入,中国的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一旦枪声打响,美军需要90天才能集结足够的军力介入台海事务,而台湾,很可能撑不到援助。Kaiyun官网登录Kaiyun官网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