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yun(中国官网)-官方授权登录入口

日本飞鸟试验舰安上电磁炮可用来应对高超导弹

  

日本飞鸟试验舰安上电磁炮可用来应对高超导弹(图1)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唯一一艘专业试验舰“飞鸟”搭载了电磁炮,旨在应对高超导弹。

  然而,日本电磁炮的指标与中国电磁炮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实际口径仅有40毫米,射程和威力有限。3.

  除此之外,日本海上自卫队计划采购新型驱逐舰,配备电磁轨道炮和高功率激光器,以应对高超声速导弹挑战。4.

  中国在电磁炮领域已取得显著进展,稳居全球第一梯队,解决了精度问题,实现了对目标的精准打击。以上内容由腾讯混元大模型生成,仅供参考

  就在近日,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唯一一艘专业试验舰“飞鸟”,穿过浩瀚的太平洋,重新停靠在了横须贺母港。

  不过稍稍深挖一下也能发现,这门电磁炮虽说在某种程度上吸引眼球,但距离实现实战化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其指标不能和中国的电磁炮相提并论。据日本防卫省的数据显示,这门电磁炮全长只有6米,最大初速2297米/秒,看上去还不错,但实际口径仅有40毫米,射程和威力都相对有限。更重要的是,它只能单发射击,炮身寿命短得让人心疼,仅有120发。

  显而易见,日本“雷声大,雨点小”,这样一门充其量算是原理样炮的武器,对于实战而言未免也太过弱鸡。

  事实上,日本在2023年已经开始对电磁炮相关技术进行深入研究,目标明确地指向了应对高超声速导弹的挑战。

  话虽如此,在这场技术突围的路上,日本依然面临着不少阻碍。例如,虽然23式即将装配2024年开工的6FFM“放大最上型”护卫舰,但其最终能否顺利应用到2031年开工的13DDX驱逐舰上仍未可知。更令人关注的是,即便23式改进型能够如愿以偿地成为“30式舰对空导弹”,实现对高超声速导弹拦截,它也难逃美国在相关合作上的束缚。

  比如,尽管他们自己推出的新导弹系统实力不俗,但由于宙斯盾系统与美国标准导弹之间不可分割的关系,他们的实际使用直接受限于美国的许可。假如只凭借导弹,日本海上自卫队在单艘驱逐舰上构建起双层拦截体系的希望无疑会大打折扣。

  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就已经开始描绘电磁炮的蓝图。尽管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在当时的科技实力并不占优,但是凭借不懈的努力和对未来军事科技的前瞻性布局,中国逐渐找到了自己的路。

  经过几十年的潜心钻研,中国已经不仅仅停留在理论阶段,而是逐步完成了从初步试验到实战化应用的跨越,在该领域稳居全球第一梯队。

  Kaiyun中国官方入口

  Kaiyun中国官方入口

  这其中,最核心的突破之一就是解决了精度问题,实现了对目标的精准打击,这是电磁炮技术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